跳至主要内容

五百天

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

昨天看了 Justin Shen 製作的短片《500 days of chasing my dreams》。光是達到五百天本身就相當困難,要做成一部半小時的紀錄片是更加困難的。但,令我真正驚訝的是,我跟 Justin 在影像創作領域,竟然有著極度相似的成長歷程。

倒影

Justin 今年 23 歲。

他 10 歲開始打籃球,夢想成為 NBA 球員,卻在 14 歲的時候被高中籃球隊淘汰。同期他接觸到 YouTube,拍了 Minecraft 實況,研究 3D 動畫還有影像剪輯。上了大學後他持續創作,卻沒有以此作為志業。他進入了商學院,卻發現自己格格不入,也不擅社交。

在 COVID-19 疫情期間,他翻了翻過去的照片和影片,重新找回了對創作的熱情,決定買一台相機來紀錄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生活。他到哪裡都帶著這台相機,瘋狂拍照拍影片,在校園接案、幫商家拍影片、幫學校的籃球隊紀錄,同時建立人脈。

看到這裡我已經傻掉了,這不正是我的人生故事嗎!

  • 14 歲接觸到 YouTube → 國小開始拍影片、研究剪輯軟體
  • 上了一個跟影像創作毫無關聯的大學 → 跑來唸了資工系
  • 嘗試找回自己對創作的熱情 → 這一年的我一直在做的事

Justin 的影片非常精彩,也把他的故事說得很好,半小時的影片毫無冷場,所以我就不繼續暴雷了。除了以上提到的事件之外,還有更多與我的創作經歷驚人相似的部分,有某些部分也很像我正在經歷的階段。

看完之後,我感受到一股衝動 —— 我也好想要拿起相機創作些什麼、說一個好的故事。更重要的是,讓我對於自己是否可以感受到對於創作的熱情1,又更有自信一些,

我立馬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 Justin,表示很感謝他做了這部作品,當然也提到了我們的故事有多麽可怕的相似。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沒收到他的回覆。

行動

昨天晚上我開始著手剪輯被我放了一年的香港 VLOG。

今天起床之後,我發現我沒有辦法照著平常的習慣先進行冥想。我的整個腦袋都處在一個興奮狀態,思考我該怎麼說這次的旅行故事。

我一路專注了四個半小時,修了圖也剪了影片。而且我仍然感到很期待,期待要把這部作品給趕快完成。


這是我在香港拍的照片,不是電影截圖!

完成之後一定會馬上跟你們分享的。也很歡迎你們去看看 Justin 的創作旅程。


延伸觀看:

Footnotes

  1. 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,這是一個極度奇怪的疑問。但它也確確實實的存在我心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