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刪照片

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

兩週前的文章有提到,最近半年很喜歡看 Johnny Harris 的影片,可能因為看了太多,YouTube 已經開始推薦我他五六年前做的影片。前幾天看到這部《How to Remember Your Life》光是標題就讓我很感興趣,推薦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先去看看他的影片再回來,他真的很會說故事!

如果忙碌到沒有時間看影片的話,我也大致摘要了一下他的做法,但還是很推薦你去看完整的影片:

拍照雖然可以留下影像,卻會削弱自己當下其他感官對於環境和情緒的記憶。所以 Johnny 的做法是:定期回顧自己的照片,並且刪除八到九成的照片,只留下幾張能喚醒感受和記憶的重點照片。當拍完照之後,收起相機,好好用大腦體驗,才能保留更完整的記憶紀錄(才有記憶可以透過照片觸發)。最後,當然就是定期回看你整理過的相片。

為什麼要備份照片

備份照片的意義究竟是什麼,其實我也思考了好幾年。大家都有一套自己處理隨時要爆炸的儲存空間的方法,但,你真的曾經花時間去看過這些你存起來的照片嗎?至少我是沒有,或者很少很少。我現在的做法是訂閱 iCloud,這樣我的 iPhone 和 Mac 會自動挑選一些有趣的回憶和精選照片,讓這些照片不會只是冷冰冰地躺在某個硬碟裡。

所以 Johnny 的想法其實很好的同時解決了兩個問題:爆炸的儲存空間、和從來沒有被我看過的照片。

刪照片囉

我曾經是一個極度捨不得把東西刪除或是丟掉的人。在整理照片的過程中,我發現我可以為了一隻我戴了好幾年、快要壞掉的智慧手錶,拍 50 張照片把它所有的介面給記錄下來 —— 更別提我已經累積了接近 50TB 的影片數據量。

這幾年開始整理房間(很奇怪,房間一直整理但還是一直亂)之後、我漸漸學會了該怎麼斷捨離。我大概只開始刪照片兩天而已,我原本以為我可能只刪了幾百張照片,結果看了垃圾桶之後,我發現我居然已經刪了將近五千張!

矛盾與回憶

在刪照片的時候,發現一件很有趣且矛盾的事情:有很多組照片一拍就是好幾張、甚至數十張,多拍的那幾張也常常沒有被我刪掉,因為這樣好像可以保留著最完整的記憶。但同時,幾乎所有這些好多好多地重複的照片,我一張也沒有點進去看過。

除了矛盾的想法很有趣之外,也看到了很多像 Johnny 所提到深藏在記憶某處的小回憶。很多上課拍的黑板、自己都忘記曾經參加過的活動、手機被同學拿去亂自拍、每年學校彌撒都會拍幾百張的合照,或是莫名其妙幫自己做的蛋糕拍了個二十張照之類的。

現在我的 iCloud 最早的照片大約是 2018 年,等這些整理完之後,我應該會考慮把過去所有的照片存檔都匯入進來繼續整理。這個過程,其實還蠻好玩的!

刪完可以幹嘛

雖然我還沒有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,但整理完之後,你基本上可以跟 Johnny 的影片裡一樣,把照片縮的超級無敵小,然後隨意挑一天點進去。

但,這次跟過去你凌晨兩點睡不著在看照片的時候不一樣,每個記憶已經由你濃縮到剩下幾張照片,雖然少,但足夠當作你的記憶索引來讓你想起十年前的某一天,你的生活究竟發生了什麼有趣、好玩,值得你記得的事情。也不會再被淹沒在 20 張相同的自拍照、或是 5 張相同的食物照片。

或許你也可以試試今晚打開相簿,刪除個幾百張照片試試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