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給大學生的金融小建議

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

如果有使用信用卡的話,請每期都繳清全額

不要被帳單上的最低應繳金額迷惑,雖然準時繳出最低金額可以避免遲繳,但長期的循環利息會大幅超過你原本需要繳的錢,也會影響你的信用分數。最正確和安全的作法,是在每次繳費期限內全額繳清

幾個有關信用卡的小知識:

  • 根據信用卡業務機構管理辦法第 23 條,全職學生申請信用卡以三家發卡機構為限,每家發卡機構信用額度不得超過新臺幣二萬元。
  • 第一張或使用最久的信用卡請不要剪卡,可以讓信用歷史長度維持在一定的水準。
  • 前幾個月可能會不小心衝動消費,因為使用信用卡消費的心理痛苦程度比金錢小。
  • 不要過度責怪自己,可以視為是自己還在學習的過程,會比出社會後燒掉一個月的薪水、甚至自己的積蓄還要好。

總而言之,信用卡是一個很有利的工具,但務必要謹慎使用,避免陷入債務陷阱。
文末有補充觀看,讓你知道為什麼可能使用現金很可能會虧錢

嘗試投資,重點不是獲得收益,而是學會如何使用這些工具

可以找一些低風險的金融商品,例如定存、公債、ETF 等等。一來是現金就算放在銀行裡,也會被通貨膨脹吃掉(台灣平均約 2%1),再來是可以儘早熟悉該如何使用這些金融商品。

如同上一點的額外知識所提到的,現在的學習成本可能是數百元到數千元的損失,但如果累積一定存款後才開始接觸這些工具,很有可能會一次損失大筆的金額、甚至遭到詐騙。

非投資建議,僅供參考
我自己選擇低風險的 ETF 進行定期定額投資,每月自動將部分收入投入我選擇的投資標的中。此外,不要被短期的波動(如大漲、或大跌)而影響了心態,我自己設定的都是長期,如五年、甚至十年、二十年的時間,如果對台灣的整體市場長期有信心的話,短期的波動其實不會有影響。

但,如果自己對投資有一定的知識或想法,也可以設定一個金額(如定期定額的 10% 金額以內),是可以拿來做一些短期的投資。如同前面提到,重點不是獲得大量收益,而是建立觀念、並且降低損失。

請培養記帳的好習慣,尤其是當你同時使用多種金融工具時

即使剛開始記帳可能會有點麻煩,但這會是你財務管理的第一步,未來會幫助你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。我自己的一個大原則是:以月為單位,最低限度是該月的支出不要超過該月的收入。

我很幸運的在辦理信用卡之前接觸到了記帳軟體,否則我想我應該也會落入衝動消費的處境。在刷信用卡時其實是不會有任何感覺的,只要授權交易時還沒有達到該個帳單週期的額度,就會刷過,因此幾百元、幾千元的累積,其實很容易就默默的刷超過自己原本的預期(人類很不擅長做這種估計)。

如果你沒有特別打開這些銀行的 App,等到你真正意識到花了多少錢,已經是等你收到信用卡帳單的時候了。因此,有記帳軟體的話,你每天都可以清楚掌握自己的收支情況和使用的金融工具,更可以設定預算上限,避免月底收到帳單的悲劇。


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可以盡量解答,有不正確的內容也歡迎來信 hi@fattie.io 指出!
希望大家都有個快樂美滿的大學生活!

最後,祝大家不要月底時苦笑唱出這首歌~

延伸觀看:
Netflix《金錢解碼》:2. 信用卡

Footnotes

  1. 潘羿菁,CNA 中央通訊社,2025 年 1 月 7 號,《2024年全年CPI上漲2.18% 連3年突破通膨警戒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