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Helvetica 是什麼

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

意外看到一篇 Wiwi 老師在 2008 年寫的一篇貼文,提到了這部 2007 年的《Helvetica》,一部在介紹至今已經有將近 70 年歷史的字型 Helvetica 的紀錄片。

Helvetica 是啥?你可能沒注意過,但他真的到處都是。我很難用文字的方式敘述 Helvetica 的重要性,紀錄片中許多的例子也已經不正確(像是地鐵站的指示牌、蘋果作業系統的預設字體、無印良品的 Logo 等,美國國稅局的表格等),但他的確是歷史上 —— 甚至到現在都仍然被廣泛使用、具有歷史性和影響性的字體。

甚至我現在的品牌 defines 定義文化,使用的第一版 Logo 字型也是 Helvetica!片中其中一位受訪者是這麼形容它的:

If you are not a good designer, or if you are not a designer, just use a Helvetica Bold in one size, like for a flyer. It looks good.

(如果你不是一個好的設計師,或者根本不是設計師,那就直接用同一個字級的 Helvetica 粗體,像做傳單一樣。看起來會很不錯。)

大部分人應該都沒機會看完整部紀錄片,所以我打算來分享紀錄片中一些有趣的小故事:

Helvetica 名字的由來

Helvetica 這款字體由瑞士的 Haas 鑄字廠(後來被德國 Stempel 控股)推出,最初的名稱是「Neue Haas Grotesk」。然而,Stempel 認為這個名字不適合銷售到美國市場,於是建議改為 Helvetia(拉丁文中的「瑞士」)。但當時的 Haas 負責人 Eduard Hoffmann 認為不能以國名來命名字體,於是提出了 Helvetica,最終成為這款經典字型的名稱。

字體設計師的浪漫

我覺得這隻紀錄片的價值除了紀念這個經典字體之外,還讓我們有機會一探究竟字體設計師的世界和浪漫,這是幾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、他們形容 Helvetica 的方式:

  • Helvetica is like air.
    Helvetica 就像空氣一樣,無所不在。
  • Helvetica the perfume of the city.
    Helvetica 就像城市的香水。
  • Helvetica reminded me of cleaning up your room.
    Helvetica 簡潔的讓我想起該打掃房間了。

What?我這輩子都沒想過字體還能給人帶來這麼多感受。

我們有做出更好的東西嗎

更有意思的是,在片中 2007 年的年代,你可以看到許多傳統的字體師正好遇上個人電腦首次出現的時期。他們認為「電腦能讓你的工作變得更有效率,但不能讓你做出更好的東西」。這不禁讓我反思,我們這個世代雖然擁有一大堆技術革新、用不完的數位工具,還有發展神速的生成式人工智慧,但 ——

我們真的有做出更好的東西嗎?

看著片中經典的設計,即使我不懂他們的時代背景、是哪位大師設計的作品,但我的確能在作品中看到那個時代的文化、設計特色和語言,還有每個藝術家在的作品中付諸的心力、在作品中努力展現自我的靈魂。

幾年前常聽大家開玩笑說設計系畢業不好找工作,更別提現在還有 Canva 這些低門檻的工具可以使用,誰還願意花錢找設計師?但我認為,如果在學校能獲得這些美術、字體學的基礎(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個專業的基石),並能結合「你」融會貫通成為頂尖的設計師的話,在這個世代,你的能力只會變的更加稀缺。

因為在生成式 AI 氾濫的世代,當大家在用 ChatGPT 生成企業識別、用 Veo 3 做形象影片時時,只有你能拿出真正扎實的技能和實力,是現在 AI 還做不到的,也是你的不可取代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