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 YouTuber 的甘苦談
「Hello Guys 大家好,我是小胖Fattie!」打開相機、架上麥克風和燈光,準備開始拍攝一隻又一隻的影片。說到拍影片,就不得不提時下流行的 —「YouTuber」。
有時會聽到身邊的朋友說:「我也想當 YouTuber!」,常常聽見的原因不外乎是:可以被大家喜歡、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、能和自己喜歡的 YouTuber 互動交流、還能參加許多不同類型的活動、可以接到自己喜歡品牌的業配等。最棒的是,做著自己最喜歡的事,同時還能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,還有什麼樣的工作能比當 YouTuber 更好了呢?
門檻降低與競爭加劇
隨著科技的發展,拍攝影片的門檻越來越低,你只要有手機還有網路,隨時隨地都能和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分享你的影片,聽起來很吸引人對吧!相信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,應該也有人曾經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影片過,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大家關注和支持,那種感覺真的很棒。
的確,門檻降低之後讓更多人都能夠體驗到這個職業,但也同時有許多全新的創作者加入 YouTube 的大家庭,這意味著什麼呢?在這個路上隨便都能遇到 YouTuber 的時代,要從一群新穎的創作者中脫穎而出,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要有實力以外還得有好運氣,才能讓演算法喜歡上你,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許多小細節,要會拍影片以外,還要會行銷自己、經營自己的粉絲群,定位出自己的特色等。
我的攝影啟蒙
至於我呢,我是在國小的時候接觸到攝影的,當時的我才國小四年級,覺得拍影片很好玩、很有趣,從一開始使用手機拍攝,到使用相機搭配穩定器,這幾個月來我也開始學習飛空拍機、更專業的剪輯技巧,這四年來不斷的學習,但持續不變的是我對影像的熱忱。
我對品質的要求和龜毛,讓我無論是在拍攝、前置或後製,都必須花上更多的時間,觀眾們看到的一秒,可能都是我花上好幾倍的時間在琢磨。即使再累,每次完成自己的作品後,總會有一種說不出口的感動,且看到大家的留言和鼓勵,也讓我對這件事情樂此不疲。
鹿港影片的爆紅契機
還記得我國小六年級的時候,我在桌子上貼了一張「訂閱 999+」的小紙條,當時對我來說突破一千訂閱簡直就是遙不可及的目標,沒想到 2020 農曆過年去鹿港旅遊拍下的一部影片,改變了我。
一開始鹿港這支影片其實點閱率並不高,但我之前認識一位很有自己想法的創作者,在我不知情的狀況下把我的影片轉發給 VS MEDIA 的總編輯,沒想到就這樣接連被各大媒體分享 —「國二生自學攝影 拍出鹿港之美萬人瘋讚根本拍電影」。我被分享到自由時報、中時電子報、聯合新聞網等,還受到今日新聞的採訪,也因為這支影片被邀請去上節目「綜藝大熱門」。這支影片在各大平台上加起來的觀看次數突破了兩百萬大關,可謂是我頻道上成長的一大轉淚點。
成名之後的挑戰與輿論
這支影片在網路上爆紅之後,改變了我的生活。每天有回不完的私信和留言,除了鼓勵我的人以外,當然也有不喜歡我的人。「真有錢」、「生活無憂無慮都可以做自己的事」、「要先有錢才能做這些事」諸如此類的留言在網路上隨處都可看見。可見除了剛剛提到的好處以外,成為一個公眾人物,你也必須接受社會的輿論和指教。換個方向想,有討厭你的人,肯定也會有喜歡你的人,要調適自己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學生 YouTuber 的時間分配難題
人們通常都只看到光鮮亮麗的外表,卻沒想過這些人們背後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面對了多少的辛酸。對於一個「學生YouTuber」來說,時間分配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同學們也應該知道我是音樂班的學生,學科術科和興趣要兼顧,可說是最大的難點之一。
商業合作與現實壓力
開始接觸商業的東西之後,就不只是拍影片而已了,還要會接受廠商的批評、和學會「做生意」。不得不說接觸到攝影,真的讓我學到不少平常學不到的東西,但也接觸到了不少社會的黑暗面,也因此花了太多時間在「拍片」這件事上,缺乏了不少人生的體驗。假日時可能一整天都在處理影片的事情,卻沒有時間可以好好出門放鬆;同學們在玩樂的時候,我卻在煩惱時間不夠用、同儕間的社交壓力、寫不完的作業,還有釋放不完的壓力。
YouTuber 的現實與收穫
或許有人看到現在還是想問,當YouTuber真的可以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嗎?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:不一定。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早已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事,換句話說從中學到的經驗和事物也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。但也別因為看到許多看似負面的事情,就打消了想做某件事的念頭,雖然真的很辛苦,但看到自己的成果時的那種喜悅是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的。
我很慶幸我沒有放棄這個興趣,即使這件事背後有許多大家看不到的辛苦,但我還是會持續、不懈的努力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