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話短說
我覺得我是一個很敏感的人,會不斷觀察與我互動的人類當下的狀態 —— 對方是否真心享受這段對話,或其實對當下的話題不這麼感興趣,這些小小的跡象都會很大程度的影響我輸出的內容。
我覺得我是一個很敏感的人,會不斷觀察與我互動的人類當下的狀態 —— 對方是否真心享受這段對話,或其實對當下的話題不這麼感興趣,這些小小的跡象都會很大程度的影響我輸出的內容。
我以為我已經是一個很不受限制、不受各式各樣的框架限制的人了。
最近寫部落格越寫越起勁,發現自己有好多主題想寫,一天甚至會寫個好幾篇。所以同時我也有點不解,如果我有這麼強大的創作量能,為什麼我在影像創作上會遇到連腳本都寫不出來的瓶頸?
又到了高一的學弟學妹們要做職業訪談的季節,不確定是不是教育部規劃的課綱內容,但好像有許多學校的輔導課都會安排這個環節,讓學生可以提早對未來可能有興趣的職業有更多的了解。
要台灣人放棄諧音梗已經 Taiwan 了,身為一個念了 12 年音樂班的小朋友,在取自己的音樂會名稱的時候,當然要跟音樂扯上關係啊!我覺得這個現象更有意思的是,在學生音樂會特別容易發生。所以,今天我整理了所有我還記得的、我曾經參與跟主辦的音樂會名稱。
今天點到去年高中畢業典禮的照片,那個時候為了拍畢業 VLOG 特別買了一組最新最瞎趴的一對二無線麥克風。結果除了到現在影片還沒剪出來之外,我真的很不理解,到底為什麼我要把麥克風露在外面啊!
今天想分享一個我最近半年來必備的生活配件 —— AirPods 4。
(這不是業配,我也希望我可以跟蘋果合作,但只間接發生過一次)
在兩週前的文章有提到,最近半年很喜歡看 Johnny Harris 的影片,可能因為看了太多,YouTube 已經開始推薦我他五六年前做的影片。前幾天看到這部《How to Remember Your Life》光是標題就讓我很感興趣,推薦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先去看看他的影片再回來,他真的很會說故事!
如果忙碌到沒有時間看影片的話,我也大致摘要了一下他的做法,但還是很推薦你去看完整的影片:
拍照雖然可以留下影像,卻會削弱自己當下其他感官對於環境和情緒的記憶。所以 Johnny 的做法是:定期回顧自己的照片,並且刪除八到九成的照片,只留下幾張能喚醒感受和記憶的重點照片。當拍完照之後,收起相機,好好用大腦體驗,才能保留更完整的記憶紀錄(才有記憶可以透過照片觸發)。最後,當然就是定期回看你整理過的相片。
要是、如果、假設,
其實不管怎麼樣,我們能改變的都只有現在和未來。
所以某種程度上,或許我們也只能真心相信,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宇宙,就是最好的版本了。
不過有時候,雖然是很稀有的時候,生活裡也會發生那種 —— 原來自己的宇宙也可以有最好的結果,的小幸福。
在這些稀有的時刻到來以前,還是需要好好生活呢!
這幾天在刪照片的時候,發現我的相簿有超級無敵多高中的時候拍的黑板。幾乎都是物理課的。

最近的我正好在被物理期中考荼毒,發現好像有很多內容是高中的時候好像曾經有聽過那麼一點點、好像再從記憶裡深挖一點點就可以想起當初的我究竟學了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