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搞什麼啊 YouTube

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

去年 10 月底的時候,我收到一封來自 YouTube 官方的信件,內容大概是這樣的:

小胖Fattie,你好:

經審查後,我們認為您的內容確實違反 YouTube 的《個人識別資訊政策》。您可能不知道自己違反了該項政策,因此您的頻道不會收到警告。不過,我們已從 YouTube 中移除下列內容:

影片: Vlog #07 || 終於看到iPhone X ! || 鎮西國小 -- 1080P 50fps 【小胖Fattie】12/1

發生時間:在影片的 00:00:09 附近即為一例。除了此例以外,可能還有其他相同情況。

我們瞭解這項處置可能會造成您的困擾,但我們必須為所有使用者提供安全無虞的 YouTube 環境。 如果您認為我們的判斷有誤,可以對這項決定提出申訴,詳情請見下文。

我簡單翻譯一下,YouTube 莫名其妙下架了我在 2017 年,超過 7 年前上傳的影片,太瞎了吧!想當然,申訴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。畢竟從 2015 年開始,每分鐘就會有超過 400 個小時的內容被上傳到 YouTube 上1

發生了什麼

首先,我完全可以理解像是 YouTube 這麼大的平台,有責任需要為使用者接觸到的內容負責。畢竟如果大家上傳了不好的內容,又讓使用者、尤其是小孩們看到的話,確實不是一件好事。我最一開始在後台看到被偵測的內容是跟「騷擾、霸凌相關」,但這部影片單純到就只是一個國小生的生活日常紀錄而已。

影片被下架後過了將近一年,我昨晚在整理 YouTube 頻道的時候,又看到了一次這部影片,於是我靈光一閃,決定把 YouTube 標記出來的問題秒數做調整,上傳一個 2025 重新被我剪輯過的版本。結果⋯⋯

搞什麼啊 YouTube

今天,我把重新調調整過的影片,上傳到我的另一個 YouTube 頻道,結果不到五分鐘,又被 Ban 掉了!重點是,平台也完全不跟你說你到底哪裡做錯了什麼,就只提供這樣的敘述:

在 YouTube 上,不得透過內容分享、威脅分享、鼓吹他人分享不公開的個人識別資訊,包括個人住家地址、電子郵件地址、登入憑證、電話號碼、護照號碼、病歷和銀行帳戶資訊。

⋯⋯我已經無語了。但至少美好的 YouTube 給了我一個機會,讓 19 歲的我有機會回去剪 12 歲的我拍的影片,還算是一個蠻酷的體驗。現在我只好把它上傳到 Cloudflare R2,你可以自由地觀賞、分享這部 2025 年 Remastered 過的作品,沒有廣告也沒有惱人的警告。

歡迎觀賞

Vlog #07 || 終於看到iPhone X ! || 鎮西國小 -- 1080P 50fps 【小胖Fattie】2017/12/1

iPhone X

在影片前半段你可以看到,當初蘋果從 iPhone 8 跨到 iPhone X 的全螢幕,對於國小生來說的吸引力有多大。同時,至今過了 8 年蘋果還在用類似的設計,其實還蠻厲害的。

比 8 年更誇張的是,我上禮拜在看《Helvetica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,看到一個跟我的 Studio Disaply 長得超像的螢幕。於是我查了一下,這個設計最早可以追朔到 2004 年推出的 Apple Cinema Display,型號 A1081。已經過了 21 年了蘋果!這個底座跟轉軸,根本長得一模一樣啊⋯⋯我服!(連螢幕的邊框都沒有變細呢)

Footnotes

  1. Bree Brouwer,tubefilter,2015 年 7 月 26 日,https://www.tubefilter.com/2015/07/26/youtube-400-hours-content-every-minute/